集体当“保姆” 荒地变粮田 文林村治荒有妙招

综合2021/12/3 18:03:27
0

荒地交给村集体代种代管代收,村民不用出一分力气,却可按土地面积享受收益分成。这是笔者近日在湖镇镇文林村听到的新鲜事。

“2018年‘双抢’过后,我与村里签订了《关于委托村集体代种代管代收相关协议》,把原来承包到户的土地交给村集体,从土地翻耕、播种、管理到收割,全过程都由村集体组织劳力完成……”近日,文林村76岁的村民曹卫云在村口举行的抛荒地整治工程项目户主座谈会上“现身说法”,畅谈村集体搞“试验田”的好处。

据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启尧介绍,文林村近年来因青壮年劳力外出经商务工多,有拋荒地300多亩和60余亩经济效益不高的老茶园。2018年“双抢”后,村“两委”经研究决定,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承包到农户的部分山地和撂荒耕地予以回收,进行集中分类经营管理。“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重要,地荒着没收益不说,杂草、灌木丛生后,还会影响肥力的保持,以后要复垦的成本就高了。”

当年的文林村“两委”组织召开关于村民零散拋荒地委托村集体代种代管代收专题研究会,经与会人员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由文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部分村民抛荒的土地,组建专门的生产队,进行集中耕种和经营管理。土地收益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所得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劳动薪酬,一部分作为村集体反哺高龄村民的福利待遇。

说干就干。村民代表、联户党员、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调查摸底,并宣传村“两委”提出的合理化设想。具有共享共利、互惠互助模式的“试验田”政策,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只用了短短数天时间,就签约300多户,共370亩荒地。”曾启尧回忆道,村集体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投入1千多万元,重新规划田埂界限、修复洪畈水库和乌引工程等灌溉渠系,整理出260多亩适合种植水稻的“试验田”。与此同时,村集体挑选了有耕种经验的村民组成生产队,聘请村文书叶必忠担任“稻田校长”,负责“试验田”的日常管理。

如今,文林村“试验田”结出了丰硕成果。“今年估算收稻谷6.5万公斤,村集体经济增收12余万元,可将部分收入用于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福利和村里的公益事业。” 曾启尧说,今年在以往回收土地的经验基础上,将继续签约60亩左右,并计划在季家、方家、陈家、王家等7个自然村复制推广这一种粮模式,准备进一步拓展“试验”内容,提高荒地复垦后的综合效益。

“文林村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抛荒地整治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有利于防止粮田‘非粮化’和‘非农化’。”文林村组团联村团长、副镇长郑建兵表示,“文林模式”的经验为全镇提供了范例,今年该镇计划在大坪、张家埠、历寺等村推广这一种粮模式,耕种600多亩的抛荒地。、


来源:龙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