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天鹰救援队”登中国好人榜 两年间参与救回180多人

浙江2017/3/6 16:55:01
0

说起温岭“天鹰救援队”,相信很多市民不陌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队员们身穿橘红色队服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救援现场。两年多的时间里,参与救回180多人,一次次创造生命奇迹。

  他们还多次赴丽水、温州平阳等地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彰显了“大爱无疆”的台州力量。

  昨天,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中央文明办在安徽宣城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隆重发布2月“中国好人榜”,温岭天鹰救援队入选助人为乐类别中国好人。

  两年间参与救回180多人

  2015年2月,10多位热心公益救援的志愿者自发走到一起,成立了温岭天鹰救援队。队长张斌辉说,“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自己所能,做点好事。我们几个都是登山爱好者,里面有医生、警察、教练、无线电爱好者。大家一合计,决定就搞户外遇险救援和应急救援这块。”

两年多的发展,如今,天鹰救援队已经拥有主力队员100人,预备队员150人。他们当中,有医生护士、政府工作人员,有个体户和待业青年,也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

两年多来,无数次救援,让张斌辉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去年夏天那场救援,“太惊心动魄了,8天过去,人找到了,还活着!”

去年7月14日,救援队接到玉环方面的求助,称玉环清港镇下凡村村民陈新邦,已经走失整整8天,各方面花了很多力气寻找,还是没有消息。

根据掌握的线索,陈新邦很有可能进山迷路。15日上午8时,救援队10多名队员在村口紧急集合后,进山搜索。

8天,显然早已错过了进山救援的黄金时期,但希望仍在每一个天鹰队员的心头升腾。虽然只是上午9点多,但因为是盛夏,加上穿着厚厚的救援服,大家是汗如雨下,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大家目光炯炯,一丝不苟地在山林中寻找着。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苦搜寻,陈新邦找到了!救援队队员林珑回忆,他当时躺在草丛里,面色苍白,双眼紧闭,裸露着上身,瘦得皮包骨头,且伴有多处划伤,“我当时就想,是不是不行了?我试探的叫了几声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居然虚弱地抬了抬头,还活着!”

林珑说,那一刻,自己和其他几个队员的眼睛都湿了,“一种莫明的感动涌上心头,我们又一次挽救了一条生命。” 闻讯赶来的家属看到陈新邦,哭着拥抱了队员们,“8天了,我们已经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这简直奇迹啊,太感谢你们了。”

两年多的时间,天鹰救援队一线搜救行动达200多次,出动3200余人次,参与救回180多人。

救援中,彰显台州力量

去年温州平阳救援行动,也有天鹰救援队的身影。

去年9月28日晚上10点多,救援队收到“温州水头、文成告急,急需救援队支持”的信息后,刚参加完“感动温岭人物(群体)”颁奖晚会的张斌辉立即开展救援部署。

“我在网上了解过,有村庄整村被淹,车子根本进不去。”张斌辉说情况紧急,3小时后,第一梯队队员,带着2只救援艇出发了,第二天早上6点45分,到达温州市平阳县麻步村救灾临时指挥中心,投入救灾。

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钻。驾驶冲锋舟,救援队为受灾群众送水送粮,转移陷于危险地带的人员。在一个小区,有呼救声从楼上传来,被困的是一名女子,救援队立即靠近大楼,展开营救。

“小区地下室已经进满水,大概有5米深,船进不去,人下不来。我在1楼发现一个通风口,可以通过那里潜入大楼。”队员陈辉迅速脱掉上衣,一边组织队员在窗口接人,一边钻进通风口。经众人合力,女子获救。

到了晚上,队员们便挨家挨户搜寻手电光源。“通讯阻断,由于停电,电灯也不亮了,一些群众会用手电筒的光,告诉我们位置,我们送去矿泉水和面包。”队员李建华说。

直至30日清晨,洪水退去,道路恢复,救援结束。此时,15名队员已经连续奋战一天一夜,累计运输物资30来回,成功转移受困群众近60名。

两年来,天鹰救援队先后赴丽水、温州平阳等地参与自然灾害救援,金华3小孩走失,文成塌楼,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彰显了“大爱无疆”的台州力量。

聚集更多爱心人士参与

两年多的时间,天鹰不仅收获了救援上的累累捷报,还在温岭大地翻卷起滚滚正能量的洪流。除了点赞,更多的人自发地向这个团体靠拢,集结。队伍从最初的10多个,发展到了目前的350多个。

这些志愿者当中,就有部分切身感受到了天鹰的温暖和无私,加入到团队的。救援队新队员江灵琪,上小学的侄子从学校出走,救援队2个多小时就给找回来了,“我觉得这个平台很好,加入当中能帮助更多的人。”

网友“风起云涌”是在温岭打工的新台州人,去年亲戚的孩子走丢,亲朋好友找了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向天鹰救援队求助。短短半小时,被队员们找到。这件事后,“风起云涌”和妻子,双双加入到了救援队中。

除了加入队伍,更多的市民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救援队。张斌辉说,天鹰救援队有微信公众号,会不时发布寻人信息,“市民都会热情转发,最多一条阅读量达到4万多。”

因为市民转发、提供信息的很多,救援队找人更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了。

成功的背后,是汗水和无私的付出。据不完全统计,队员自掏腰包用于救援的经费已超过20万元,购买救援所需装备的费用达25万元。每星期二和星期四晚上,队员会进行攀岩活动训练,星期六和星期天,会组织队友爬山等体能训练。

“以后,我们将继续竭尽全力救助人们于危难之中。”张斌辉的言语间充满了豪情。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