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老小孩"有苦有甜:大学生做养老 骗父母说做管理

教育2017/1/9 17:34:43
0

1月5日,北京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养老人才优待政策,其中包括干得好的非京籍护理员年老后可留在自己工作的养老院里养老;实施非京籍养老服务人才积分落实优待政策;大学毕业生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还将获得入职补贴等等。政府下大力气培养养老护理人员,然而尴尬的现实却是,养老护理员越来越稀缺。以北京为例,目前全市有300多万老年人,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养老护理员需求量约3万人,但全市养老护理员总数仅在5000人左右,养老护理员面临巨大的人才空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加大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刻不容缓。

  虽然政府给了鼓励和扶持政策,但家政员们对于养老护理这个行当仍然比较抵触,很多人入行时都更倾向于选择月嫂、育儿嫂等照顾孩子的工作,而不愿去做又脏又累还又有说不完的委屈的养老护理员。能够坚守下来的养老护理员,在这个岗位上尝遍了酸甜苦辣,或是因为跟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或是从老人身上学到了生活的宝贵经验,反倒让他们有些舍不得离开这些可爱、可怜有时候又有些“可气”的老人。近日,记者来到七彩乐居养老驿站,听听那些在社区里服务老年人的养老护理员的故事和心声。

  大学生做养老 骗父母是做管理的

  24岁的王红梅和21岁的崔鸿飞是工作中的搭档,她们都是中华女子学院的毕业生。在养老驿站做养老护理员,也是她俩的第一份工作。她们给老人洗脚、按摩,安排“小饭桌”照顾老人吃饭,陪老人读书看报,给老人跑腿买东西……养老驿站里都是些零七八碎的杂活,两个小姑娘整天忙得昏天暗地。

  “每个老人的要求都有不同,就拿给老人做饭来说,有的老人有糖尿病,他的饭菜就要特别注意,调料里不能有糖;有的老人血脂高,医生嘱咐他们忌食重口味的食物,必须给他们做得清淡一些;还有的老人牙口不好了,馒头和米饭都要蒸得松软,但有的老人就嫌太软了没嚼头……”同样一个菜,常常要分成好几次来炒,蒸米饭也要分成几锅分别蒸……做一顿午饭,工作千头万绪,几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她们以为是在家政公司里做管理,没有想过会真的到老人身边。王红梅告诉记者,父母打电话逼问她到底做什么工作?害怕父母心疼,每次王红梅都会告诉父母,自己在公司做管理。

很潮的老奶奶原来这么可爱!

  “是很累人的工作,但老人们很可爱啊!”两个小姑娘做着伺候老人的脏活累活,却一直乐在其中。她们说,在通州的养老驿站有一位关奶奶,这位老奶奶已经68岁了,退休前是个校长,她很潮,特别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关奶奶爱唱歌,而且唱得很好,但总是自娱自乐,缺乏参与感和成就感,王红梅和崔鸿飞就教关奶奶使用一种叫全民K歌的手机软件,关奶奶一下就上瘾了,“每天都在里边发表自己唱的歌曲,看自己唱歌获得勋章,当唱歌获得高评价时,关奶奶就拿着手机给我们展示,笑得像孩子一样!”崔鸿飞说,关奶奶还给养老驿站的护理员们拍了很多照片,把孩子们的照片做成电子影集,颇为自豪地向她们炫耀自己的作品。那时候,两个独自在京辛苦打拼的小姑娘就好像有了奶奶的关爱,沉浸在一个小家的温暖当中。

  “老人的生活态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关奶奶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儿子在北京安家落户之后,把母亲也接来同住。但老人坚持不跟儿子一家住在一起,而是要求在另外一个社区的房子里独住,甚至自己提出住到养老驿站去。“关奶奶的想法就是,我有我自己的晚年生活,跟儿子、媳妇生活在一起,难免互相影响,而且婆媳之间也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摩擦和矛盾,也会让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王红梅说,在处理家庭关系上,老人想得非常周到,她一方面和儿子分开住,一方面又担心街坊邻居会误会儿子、儿媳,认为他们不孝,所以隔三差五地也到儿子那边住几天,以免邻居们说闲话。这种生活态度也让这几个年轻人很受启发。

  王红梅说:“在养老机构工作,接触的老年人更多的还是养儿防老的老思想,特别抗拒到外面住养老院,或者跟儿女分开住,能有关奶奶这种超前意识的算是少数。她的做法两全其美,也让我常常思考,等我将来老了,对于晚年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关奶奶的做法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

  倾听老人的唠叨也是一种服务

  寿清惠今年50岁,在天通苑养老驿站服务。驿站附近的王奶奶常叫养老护理员上门帮她搞卫生,寿大姐进门一看,茶几上一片狼藉,刚想伸手整理,却立即被老人阻止。“不要动这个,你就帮我把沙发擦干净就好了!”寿大姐只好按老人的要求帮她擦拭沙发。就是一个不大的双人沙发,几下就擦干净了。但老人却嫌不够干净,要求她再擦一遍。如此反复,来来回回地擦了快两个小时。

  “我想老人不是真的让我们来搞卫生,她是太寂寞了,想找人聊聊天。”寿大姐干活的时候,老人就站在一边看着她,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同一件事,无限循环。寿大姐已经可以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地背诵了。寿大姐说,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养老工作,这样的老人她见过太多了,也就特别理解。“独住的老年人寂寞孤独,需要倾诉,这时候你就要顺着她,千万不要跟她起冲突,她说没擦干净,那我就再擦一遍;她说的那个故事,我听了不下几十遍,但仍然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附和着老人,让她觉得自己是被认同的。”

  对待“老小孩”只能忍下委屈

  寿大姐把王奶奶这样的老人称为“老小孩”,有些老人要求驿站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她曾经服务过老两口,送餐上门后,老人很贴心地告诉她,说两个老人饭量小,他们送两份饭太多了,吃不完也浪费,嘱咐她下次送饭只送一份足够了。第二天寿大姐就送来了一份饭。没想到老人好像忘了自己昨天说过的话,非常生气地责怪她,收了两份饭菜的钱居然只送一份过来,让他们老两口饿肚子,还赚了他们的黑心钱。后来,这件事还又被添油加醋之后告到老人的儿子那里。寿大姐觉得委屈极了,好在老人的儿子对于这样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并没有责怪寿大姐,还专门打电话过来安慰她。寿大姐说,她们做养老护理的,这样的委屈事几乎是每天都能遇到的。

  养老护理员培训时学过老年心理的课程,寿大姐知道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甚至可能由于疾病引起,每次都默默地忍下委屈。

  “以顺为孝,道理上是共通的!”

  寿大姐曾在石景山服务一位退休老人。老人生活条件优越,但却异常节俭。“我在老人家服务,上厕所只能用一格卫生纸,我只好自己带着卫生纸上户。搞卫生只能投洗一次毛巾,洗得多了就是浪费水,擦不干净又会被责怪不认真……”但寿大姐给予了理解:“中国有句老话叫‘以顺为孝’,我们虽然不是老人的儿女,但在照顾老人上,这个道理是共通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