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塘金——茂林修竹深处的桃花源

龙游文旅2017/2/21 19:08:38
0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山上,红树与白云笼罩,青松和翠竹拥抱;层层梯田种粳秫,叠叠青山植松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山下,青瓦黄墙飘炊烟,少女浣衣蹲溪畔。青春男女勤耕于陇间陌上,鹤发童年闲步于左闾右邻。更有琅琅书声回绕在秀水明山之间。1.jpg

  这段文字有点近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其实不然,它描述的是芰塘金村的村容村貌,完全是真实的。更有意思的是,此地真有一个自然村,就叫桃源。

2.jpg

  芰塘金村位于龙游县罗家乡境内,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340户,1000余人。金氏是该村大姓,约占全村一半人口,占姓﹑傅姓各占二成,俞姓约占一成。

3.jpg

  据《龙游县志》记载;芰塘金村金氏元末明初由兰溪迁居桃源里。查《芰塘金金氏宗谱》有载,孝公之后裔则良公,明正德年间(1505-1521)携子文十三公自金华东宅来龙,素号桃源之地,见其山明水秀,田卒污莱,居民稀少,可以开辟而成家,爰弃旧族挈家小而播迁兹土。由是父子相依,不遗余力,栉风沐雨草莽变成膏腴,戴月披星荒郊渐成沃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万世不拔之基端籍乎。始祖初傍小溪而作室,取名桃源里溪滩金,之后向艾坞山坳扩建,建金氏祠堂,号“树德堂”。4.jpg

  500年风风雨雨,芰塘金村从历史长河中走来。至今村里仍保留明清古建筑30余座。金氏祠堂“树德堂”居村中心,明代建筑,坐西朝东,面积276平米,三进三厅堂二天井,50柱落地支重,开间宏大,气势非凡,现为县级文保单位。祠堂大门之门联“艾坞家深远,芰塘世泽长”,寓芰塘金金氏历史悠久之意。祠堂门前有照壁,壁画“天官赐福”长10.7米,高3.45米。历经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和文革糟蹋,如今再露真相,线条清晰,画像优美,实为少见。壁画洋溢着家族授福人丁兴旺情怀。

5.jpg

  从“树德堂”往北走一里之地,凤凰山麓,横源溪畔,有一地名称“晒书岗”。晒书岗为一小高地,居高临下,地势开阔,四面采光,是村里日照时间最长之地。早年,金氏一族耕读传家,敬书重读,蔚然成风。江南山区多雨潮湿,书籍极易受潮发霉生虫腐烂。于是每逢农历六月初六那一天,金家书生都会把一箱箱书籍抬出家门晒晒太阳。我们现在无法知晓当年晒书的盛大场面,但是,可以从《金氏名人士宦谱》中寻觅曾经的辉煌。6.jpg

  芰塘金村,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与金氏家族一样,俞氏家族也是儒风浩荡,百年兴旺。《桃源俞氏宗谱》载,“十三世敬山公者游山玩水见桃源之胜,览其山环水抱,甚敬爱之。因自号敬山以寓意,携其子徙宅于是焉。”其时在明末,由兰溪迁入。该家谱自明洪武庚戍年(1370)初修,止修于民国38年。宋濂﹑文天祥﹑吕祖谦等名人先后为其作序。在俞氏家族浩大队伍中,也是人才济济,精英荟萃。俞震益﹑俞震豫就是其代表人物。7.jpg

  芰塘金村是一篇古韵深厚的经典散文,无论从哪种形式呈现,都离不开文化这条命脉。

  自古芰塘金村崇尚读书,重教兴文,“读书为第一要务”,在村民心底生根发芽。这里流传着一句古话“空无隔夜粮,也有读书郎”。父母教育子女,“吃得苦中苦,才有人上人。”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芰塘金村的文化元素太多了,老宅、深巷、天井、石子路、雕花格子门,略微倾斜的门洞,还有许多通古达今的长者。徜徉于村庄,走进芰塘金村的今天与明天,让人觉得每个毛孔都注满了文化的气息。一朵清幽的文明之花,如莲蒂生。

  芰塘金是世外桃源,书香最是浓醇。


来源:龙游